
2016年1月17日(农历腊月初八)普宁寺举行“腊八”施粥,腊八日巳时(九点),在普宁寺山门之前,将由莫日根图住持、代林副住持和众僧人向前来者当场施粥,并同时由扎木苏副住持带队在老二中泊车场为环卫工人施粥,然后赴社会福利院施粥,佛事办工作人员协同僧团开展活动。
鸿庥普蔭,慈航普渡,佛门善举,万民同乐。
良辰吉日,佛光普照。望诸君早有预备。
关于腊八粥的由来,民间说法几多,佛家亦有其说:
相传,释迦牟尼成佛之前,曾历经六年苦行自修,每日仅食一麻一栗,身形消瘦,宛若枯木,终于某日饥饿过度昏倒在尼连禅河畔。幸得牧羊女湿迦罗发现,仓猝以各种米豆、野果和牛羊奶、清泉水煮成粥曰“乳糜”。释迦牟尼吃后体力恢复,行至菩提树下,面朝东方苦思静悟七天七夜,终于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。从此,“腊八”即被佛教人士定为“佛祖成道纪念日”。
以后每到这一天,佛门弟子都要熬粥供奉佛祖,并诵经演法、喝粥以示纪念。民间亦争相仿效,遂之,喝腊八粥相沿成习。
承德寺庙历史上曾于腊八日施粥。
清乾隆三十九年(1774年),乾隆皇帝特命内务府仿五台山殊像寺、按香山文殊边幅在承德修建殊像寺,内立御制大铜锅一口,直径2.41米,高2米,壁厚6厘米,由88块铜块铸接而成,重约5吨,用18根铁柱支撑。平时储水防火,腊月初八,即用此锅煮“腊八粥”,大开山门,积德积喜,施粥于芸芸众生。据记载,腊八日施粥之时,街市万人空巷,寺前骡马车和人流如潮。
如今,这个大铜锅存放于普宁寺西配殿一侧,记录了承德寺庙施腊八粥的历史。
2015年,时值普宁寺敕建260周年。同年九月,十一世班禅大师亲临普宁寺,为民众赐福。
为传承寺庙历史,感恩民众,回馈社会,普宁寺决定从本年恢复腊八日施粥这一传统之举。2016年1月17日(农历腊月初八)施粥。尔后每年腊月初八皆要举办,以成惯例。
普宁寺本年备腊八粥三千份。
爱心无限,佛粥有数。
普宁寺为腊八施粥做了极其注意的预备:二十一种做腊八粥的粮米干果等物皆为优质精品。选购回寺后,由僧人每日早课于大雄宝殿加持诵经,唤其灵性增其惠质。同时,还要插抄本寺独有的甘露水、甘露丸,以及产自青海高原的黑枸杞等,再由专人精心熬制,遂成佛门缘粥,腊八极品。